查看原文
其他

闻“汛”而动!有焦作公安在→安全!

焦作日报 2022-05-03




焦作日报贴片广告位





闻“汛”而动看焦作公安——

无惧风雨搏洪流



洪峰过境,丹河告急!


7月11日下午,从山西白水河涌入我市丹河的滚滚洪水,一度达到惊人的每秒1170立方米的流量——这是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有群众被困!


沁阳市西万镇官庄屯村有群众被困!


博爱县磨头镇北十字村有群众被困!


博爱县磨头镇焦克路丹河桥有群众被困!


一时之间,群众被困于房顶、峭壁,车辆被卷入湍急洪水……几乎与洪峰过境相伴而来的一条条紧急警情,如同一道道紧急命令,牵动着我市公安民警的心。


风雨之中,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的直升机,向着丹河方向起飞;风雨之中,市公安局特警支队50余名队员,向着丹河方向紧急驰援;风雨之中,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门满载救援物资的车辆,向着丹河方向疾驶;风雨之中,博爱、沁阳两地公安跨界联动,与当地党委、政府以及来自民间的各路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合流”,在洪峰过境的紧急时刻,书写了风雨无惧搏洪流的为民赞歌。




闻“汛”而飞

来自空中的感动


“飞机来了!飞机来了!”

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处于峡谷地段,暴雨过后,山林间隐隐泛起雾霭。河谷中洪流湍急,两名被困群众在洪水中紧抱树根,随时有生命危险。

当天空中传来直升机轰隆隆的马达声,岸上群众禁不住欢呼:“这下有救了!这下有救了!”

单轮着陆、悬停吊救……来自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的直升机在丹河沿线一次次顺利完成高难度救援,救受困群众于洪流之中。

夜幕渐渐降临,飞行难度骤然加大。

河流中一座已成孤岛的机井房上,依然有数名群众被困。受高压线及视线影响,在飞机救援短时间内无法顺利完成的情况下,来自空中的救援并未中止。

随着救援无人机在雨中起飞,被困群众收到了空投的救援物资。

7月11日18时32分至7月12日8时,直升机在丹河峡谷累计飞行2小时30分,飞行8架次,救出被困伤员、群众14人。

而最令人感动的时刻,莫过于党旗与直升机遥相互动的瞬间。

一段在短视频平台瞬间引爆网友泪点的视频,记录了这样的画面——

直升机在阴霾的天空中盘旋,九渡村的党员干部擎起党旗,吸引警航民警的注意。

“通信中断,到处都是水,没有退路。当我们擎举党旗,看到天上的直升机,大家都感动落泪了。”当事村干部哽咽着说,“这就是希望,这就是国家的力量。”

空中的感动,来自于平时的积累。

7月13日,回忆起当天的空中救援,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有关负责人不无感慨地说:“进入汛期,我们按照《关于做好防汛抗灾和紧急救援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研究焦作市地形地貌,分析易发险情,周密制订应急救援飞行预案,是此次救援得以成功的基础。”

而不为人知的是,在汛期到来之前,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的直升机曾一次次在黄河、沁河、太行山等复杂的水域山间起飞,以练代“战”,才最终在洪峰到来之际,完成了堪称完美的飞行救援。



闻“汛”逆行

穿越洪流的找寻


在直升机向着丹河起飞的时刻,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也在30分钟内完成了警力集结。

50余名特警队员、3辆应急突击车携带救援绳、救生圈、救生衣等应急装备,在第一时间抵达抢险救援现场,并迅速承担起沿途治安巡逻防控和抗洪救援任务。

7月11日22时许,正在博爱县磨头镇丹河河边执行抗洪抢险救人任务的特警队员,接到上级指令:青天河丹河峡谷附近有群众被困,请迅速救援!

夜幕笼罩,时有降雨,特警队员在风雨暗夜中向目的地一路逆行。此时已是深夜时分,在洪流数个小时的冲刷下,通往被困群众所在地的路桥均已被冲断,而洪流水势未减,救援难度很大。

在确认被困群众安全,已投放相关救援物资,并做好安抚工作之后,特警队员决定次日黎明再行救援。

7月12日5时,特警队员兵分两路,展开救援。一路乘直升机从空中救援,却因山雾弥漫,不得不中途返航。救援的重任,落在地面救援的特警队员肩头。

在深及脚腕的淤泥和难知深浅的水流中,26名特警队员从丹河峡谷杨庄河桥西岸出发,徒步前往救援地点。遇到险情不明地段,队员们挽起裤管,深一脚浅一脚相互搀扶着向前走。

“有些路段路基已被洪水冲毁,仅剩路面悬空,我们只好沿道路内侧通过。”一名参与徒步救援的特警队员回忆说,经过近1个小时、3公里的徒步行军,途经杨庄河新村、牛笼咀村、九渡村3个村,最终成功将被困群众救出。

而洪流之中,逆行的不仅仅是特警队员。洪峰过境的第一时间,来自沁阳、博爱公安部门的各路民警已经迅速集结在丹河沿线。

面对洪峰,民警们早已打破了地域界限之分,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民警的身影。博爱、沁阳两地公安在丹河沿线联手抢险,与两地党委、政府组织的抢险队伍并肩作战。

而在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门未雨绸缪的安排部署中,救援物资的共享共用,也书写着抢险一线同舟共济的感动。



“汛”前集结

未雨绸缪的担当


山雨欲来风满楼。

早在洪峰过境前数小时举行的日研判会上,市公安局就已针对近期可能发生的汛情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当日的工作重点:各单位要严格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情况,进一步充实抢险物资,开展风险隐患排查,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对于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门来说,未雨绸缪不仅仅是在洪峰过境前,而是沉淀在时时刻刻之中。

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门因季节不同、任务不同、重点不同而随时待命出发的后勤保障车,早早就装好了汛期救援物资。

接到命令不到30分钟,满载200件救生衣、100件反光背心、100件雨衣、100个肩灯、50个救生圈、50个强光手电、10套移动照明设备、2套救生艇、2套无人机等装备物资的车辆,迅速向丹河出发。

接到命令不到40分钟,官庄屯村和北十字村现场照明系统已经布建完毕。

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

接到汛情命令后,市公安局后勤保障部门第一梯队之所以能在第一时间赶赴抢险一线,正是得益于汛前的提前装车、提前集结。

抵达现场的警务后勤保障车,已经不再是公安队伍的单一保障,显然成了整个抢险一线的“后勤之盾”。

焦作蓝天救援队队员手中拿着的照明设备,部分来自于公安部门;当地政府救援人员抛向群众的救生圈,来自于公安部门;自发参与抢险的志愿者,手中也拿着由市公安局后勤保障部门提供的抢险物资……

不仅如此,由10名后勤保障部门民警临时组成的抢险保障队伍,一直在风雨中与后方的第二梯队保持着密切联系。

“请迅速购置方便面、保暖衣物!”

“请迅速组织无人机空投救生物品!”

在后方第二梯队的保障下,向直升机提供的空投物资也迅速完成购置,并在第一时间空投到被困群众手中。

“看着脚下的滔滔洪水,我们内心非常恐惧。”一位被救群众回忆说,“可当我们看到天上的直升机,看到地面参与抢险的公安民警,看到无人机在恶劣天气中一次次起飞空投物品,我们心中暖暖的。”

洪流面前,让人温暖、让人充满力量的“警察蓝”,是我市抢险大军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洪峰不过,人员不撤。”这是市委书记葛巧红,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亦博在抢险一线提出的明确要求。



在风雨之中

无论是丹河抢险一线

还是受到暴雨影响的城市、乡村

全市公安民警

恪尽职守、风雨无惧搏洪流


交警成为“浇警”

特警成为“寻警”

社区民警进家入户协助防汛

……

闻“汛”而动的“警察蓝”

已然成为防汛之中的一道

始终与群众同在、“不撤的安全之墙”

为怀川安全度汛筑起一道“蓝色堤防”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新瑞、杜挺勇 报道

照片均由市公安局提供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801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点击关注 --

推荐阅读

焦作日报微信视频号

上新啦

总编辑:王静锋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贾天罡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薛 莹 丰舒潍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